中国大律师网

2025年合同履行出现争议如何解决?

发布时间 2025-01-08 浏览 47 分类 合同问题
您的位置:中国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 合同问题

当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解决途径,能够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合同履行出现争议如何解决?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果双方对条款的理解出现分歧,或者一方未能按照约定履行其义务,就可能产生争议。针对这种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为当事人提供了多种解决争议的方式。首先推荐的是双方通过友好协商来寻找共识;若协商未果,则可以寻求第三方介入进行调解;当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事先签订的仲裁协议向相关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果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对仲裁结果不满,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具体的争议解决方式应当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以及双方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合同签订后发现重大误解能否撤销?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如果一方或双方对合同内容存在重大误解,该合同可以被请求变更或撤销。所谓重大误解,是指当事人基于错误的认识作出了意思表示,且这种错误认识必须涉及合同的重要条款,并对合同的成立产生实质性影响。一旦发现存在此类重大误解,受损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变更或撤销合同在提出此类请求时,申请人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存在重大误解的事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针对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当事人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解决途径,并充分利用法律规定保护自身权益。同时,在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也非常重要,有助于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

【温馨提示】中国大律师网法务团队已为您解答了关于“合同履行出现争议如何解决”的问题。若您还需要更多法律建议,请访问中国大律师网获取进一步的帮助。

阅读全文

TOP
Copyright © 2025 中国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