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调解是解决医患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当患者或其家属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存在过失,并导致了患者的人身损害时,可以选择通过协商、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问题。启动医疗事故调解的时间点通常是在确认发生了医疗事故之后,且双方希望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争议之时。
何时需启动医疗事故调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医疗损害事件发生后,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共识,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争议。若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则任一方均可向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种解决途径,都应及时采取行动,这不仅有助于证据的保存,也有利于问题得到及时且妥善的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该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3申请医疗事故赔偿需要哪些材料?
在申请医疗事故赔偿时,患者或其家属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准备一系列证明材料来支持赔偿请求。这些必要文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了治疗过程中的详细信息。
医疗费用票据:用于证明因该事故而产生的实际花费。
身份证明文件:确认申请人身份的有效证件。
损害后果的相关证据:比如伤残等级鉴定报告,用以明确伤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与医疗机构有关的诊疗记录:显示医院在处理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失行为。
通过提交上述材料,可以向相关部门展示医疗事故确实发生,并且给受害者带来了具体损害,进而为争取合理的经济补偿提供坚实的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 申请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病历资料;
(三)其他有关证据材料。
一旦发现可能存在医疗事故的情况,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帮助,并考虑是否启动医疗事故调解程序。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材料,为后续可能发生的法律程序做好准备。
温馨提示:掌握法律知识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效地应对法律问题,保护个人权益。若您有任何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欢迎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提供专业的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