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律师网

2025年什么情况下会启动立案调查程序?

发布时间 2025-02-23 浏览 516 分类 刑事纠纷
您的位置:中国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 刑事纠纷

立案调查程序是司法机关针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启动的一种正式法律程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有证据表明存在违法犯罪行为时,司法机关将依法启动立案调查程序。

什么情况下会启动立案调查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接收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自首材料后,应依据各自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如果发现存在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则应当予以立案;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是犯罪情节极其轻微而不需追究刑事责任时,则不予立案,并需向控告人说明不予立案的具体理由。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指出,监察机关在发现公职人员可能涉及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情况下,有权依法启动初步核实程序,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正式立案调查。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经初步核实后,对监察对象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监察机关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

立案调查与刑事侦查之间有何区别?

在处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立案调查和刑事侦查是两个关键但性质不同的阶段。

立案调查是指当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接收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自首的信息后,通过初步审查确定存在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时,依法决定对该案件启动正式调查的过程。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进入下一个法律程序。

相比之下,刑事侦查是在案件被正式立案之后进行的一个更为深入的阶段。在此期间,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负责开展一系列旨在查明案件详情及收集相关证据的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勘查、询问证人、审讯嫌疑人等措施,目的是为了构建完整的证据链,以支持后续可能发生的起诉与审判过程。

简而言之,立案调查的重点在于评估是否有必要开启正式的刑事诉讼程序;而一旦决定立案,则标志着进入了更加细致全面地围绕特定犯罪事实展开工作的刑事侦查阶段。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新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新的罪行的,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办理。”

在法律体系下,一旦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违反刑法或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并且该行为达到了需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度,则有权机关将会依照法定程序启动相应的立案调查程序。

〖温馨提示〗以上是中国大律师网法务团队针对“什么情况下会启动立案调查程序”问题的解答。若您需要更多的法律支持,请访问中国大律师网进行详细咨询。

阅读全文

TOP
Copyright © 2025 中国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