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拆迁补偿款迟迟不到位的情况,被拆迁人首先应当通过与拆迁方沟通协商解决问题;若协商不成,可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必要时,还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拆迁补偿款迟迟不到位咋办?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房屋征收部门在执行拆迁工作时应遵循“先补偿后搬迁”的原则。如果被拆迁人发现拆迁补偿款迟迟未能到位,他们有权要求支付,并可通过多种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建议尝试与对方进行友好协商以解决问题;若协商未果,可以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如向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或申请信息公开,以便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进度等信息。当所有非诉讼手段都无法解决问题时,最后可选择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法律救济。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或者单位、个人使用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时,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拆迁人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承租人在拆迁中是否有权获得赔偿?
在拆迁过程中,承租人是否有权获得赔偿主要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承租人与房东之间存在有效的租赁合同,并且合同期限未满,那么承租人有权根据合同权益受损的情况要求相应的补偿或赔偿。这类赔偿可能涵盖搬迁费用、因提前终止合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由政府行为引起的拆迁情况下(例如城市规划调整),针对房屋所有权人的补偿措施一般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给出。至于承租人能否从这些补偿中获益,则需依据当地的具体政策以及双方签订的租赁协议来决定在面对此类情况时,建议仔细审查租赁合同条款,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妥善保护。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限内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对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等给予补偿;对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在处理拆迁补偿款拖欠的问题上,被拆迁人应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同时也要注意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以便于日后可能发生的法律程序中使用。
『温馨提示』本法律回复若不能满足您的具体法律需求,请直接联系专业律师获取精确的法律指导。我们承诺将在5分钟内迅速响应,致力于提升问题解决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