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与注销是公司在终止运营过程中经历的两个不同阶段。解散标志着公司的法律主体地位进入终结程序,而注销则是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即公司法人资格的彻底消灭。两者在时间顺序、涉及范围及法律后果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企业清算过程中,需注意成立清算组、通知和公告债权人、制定清算方案、依法分配财产等关键步骤。确保整个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各方合法权益。
公司注销后,其债务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在清算过程中应当依法清理债权债务,并在完成清算程序后才能正式注销。若公司在未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即被注销,则债权人仍可通过向公司的股东或其他责任人主张权利来寻求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