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律师网

2025年公司专利被侵犯,法律追诉期限多久?

发布时间 2024-12-24 浏览 502 分类 知识产权
您的位置:中国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针对公司专利被侵犯的情况,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该期限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公司专利被侵犯,法律追诉期限多久?

当公司发现其专利权受到侵害时,为了有效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应及时采取法律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在发现侵权行为后,应迅速搜集相关证据,并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同时,《民法典》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此类案件:即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益受到损害以及具体的侵权方之日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三年内提起诉讼,否则将失去通过法院获得支持的权利。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公司专利许可使用合同应包括哪些条款?

公司专利许可使用合同是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关键法律文件,其条款设计需全面考虑双方的权利义务、许可范围、费用支付方式、保密责任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合同既合法又有效。一份详尽的专利许可使用合同应至少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1.定义与解释:明确界定合同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及其具体含义,为后续条款的理解奠定基础。

2.许可范围:精确描述被许可方有权如何利用该专利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地域限制、有效期以及是否允许转授权等细节。

3.支付条款:详细规定许可费用的具体数额、支付方式及时间表,确保财务安排清晰透明。

4.保密协议:要求双方对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的所有技术秘密及其他敏感商业信息采取严格保密措施,防止泄露。

5.保证与声明:由许可方向被许可方提供关于专利权状态(例如无第三方争议)和权利完整性的正式承诺,增强信任度。

6. 违约责任:明确当任一方违反合同条款时应承担的责任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或终止合作关系等。

7. 终止条件:列出可能导致合同提前终止的各种情况,并为此类事件制定具体的应对流程。

8. 争议解决机制:指定适用于本合同的法律体系,并就可能发生的任何争议选择合适的解决渠道,如通过仲裁或法院诉讼等方式来解决。

通过上述要点的精心规划,可以构建出一个既保护各方利益又能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框架。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对于公司专利遭到侵犯的情形,建议受害方在发现侵权事实后尽快采取措施,并确保在法定的三年诉讼时效内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救济。同时,日常经营活动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监控也是预防此类问题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温馨提示〗中国大律师网,您的法律咨询专家。我们集结了数以万计的专业律师团队,致力于解答您的法律疑问,并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精准推荐最适合的律师。点击咨询,体验我们作为您身边最值得信赖的法律助手提供的专业服务。

阅读全文

TOP
Copyright © 2025 中国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