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律师网

劳动合同未签,劳动工伤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 2024-12-28 浏览 178 分类 劳动工伤
您的位置:中国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发生工伤,依然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未签,劳动工伤怎么处理?

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即使双方未正式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在员工因工作原因受伤或患病的情况下,仍需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的规定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此外,《劳动合同法》还特别指出,用人单位应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未能遵守此规定,则可能需要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等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劳动工伤医疗期间工资福利如何发放?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当劳动者因工伤需要接受治疗时,其工资和福利待遇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在停工留薪期间(即工伤医疗期间),劳动者的原有工资和福利待遇保持不变,并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除此之外,对于遭受工伤的职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额外形式的补偿和支持。这些措施旨在保障受伤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并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即使在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一旦确定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那么劳动者因工负伤或患病同样可以依法获得应有的权益保障。对于此类情况下的具体处理方式及细节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阅读全文

TOP
Copyright © 2025 中国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