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律师网

2025年双方不同意调解建议该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 2025-03-02 浏览 196 分类 公司纠纷
您的位置:中国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 公司纠纷

当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对调解建议持有异议,不同意接受时,根据法律的规定,调解程序可以终止。此时,争议双方可以选择其他解决途径,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双方不同意调解建议该如何处理?

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其目的是借助中立第三方的力量,帮助争议双方达成和解。如果经过尝试后,任何一方或双方都不接受调解员提出的解决方案,则表明通过调解途径无法解决该争议。此时,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应当尊重各方当事人的意愿,允许他们选择其他合法途径来继续维护自己的权益。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中(如劳动争议),即使初次调解未能成功,也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之后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进行调解;但是,下列情形除外:……(三)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十六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并由人民调解员记录协议内容。”

能否要求第三方介入公司调解?

当企业内部出现争议时,相关方可以选择邀请第三方介入进行调解。这种解决争议的方式通常包括人民调解、行业调解或商事调解等多种形式,其目的是通过非诉讼手段来化解矛盾,增进各方之间的和谐关系。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当事人享有选择通过调解途径解决纠纷的权利,在许多情况下,采取这种方式不仅被允许而且受到鼓励和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十七条

【条文】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

【条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的意愿,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一条

【条文】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征得双方同意后尝试调解。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则制作调解书;如果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则继续按照程序作出裁决。

当双方对于调解建议存在分歧且不愿接受时,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停止调解进程,并考虑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在内的其他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提醒各位,在处理具体案件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及最新法律法规作出判断。

〖温馨提示〗本法律回复若不能满足您的具体法律需求,请直接联系专业律师获取精确的法律指导。我们承诺将在5分钟内迅速响应,致力于提升问题解决效率。

阅读全文

TOP
Copyright © 2025 中国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